壹個人的道門

劍如蛟

修真武俠

帶勾的刀子喲,開皮囊;
掌寬的刀子吶,斬妖將;
扒妖皮,抽妖筋,換功勛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6章 簡史

壹個人的道門 by 劍如蛟

2023-8-20 22:21

  到懷青郡,再過成平郡、長湖郡,最後壹路往東才抵達地處南淵國東北地域的北江郡。
  時間距離上壹次張硯靠著豆兵蒙混過關,從山匪手裏救下數十人算起的話,已經過了四個半月。
  回想起來,張硯也對自己之前的作法自省許多。特別是在他都還未正式用過豆兵,不知其實際用起來是什麽狀況的情況下就直接用在了兇險的情況裏,有太多的不確定讓他幾次都險些玩脫。
  最後還是運氣站在他這壹邊,不然的最後他就只能勉強救下幾人沖殺而逃,根本不可能帶著所有人離開那片山路。
  甚至那些山匪還留了幾輛空車給車隊作為腳程,還順車留給了壹些草料和口糧,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應該是篤定了車隊裏有“大人物的子嗣”,留壹線日後好等“厚報”。
  不過山匪們沒準車隊往回退,而是讓他們繼續往前,算上留的糧草也勉強能走出這片山路抵達永德城附近。
  看樣子山匪們準備專門坑軒化城那邊的車隊了,畢竟相較起來,永德城更處南淵國中段,交通更四通八達,裏面的車隊更大背景也更深,還是軒化城這種靠近偏遠的城裏商號好欺負壹些。
  而實際上根本不用到永德城,壹出那片山路,消息就從順吉車馬行的人口中傳了出去,沿路的商隊感謝之余也是出車出力,讓張硯壹行人壹路到永德的時候壹點苦都沒吃。
  至於那十二顆豆子,張硯最後只收回來九顆,其中三顆因為內部結構已經被打爛了,遂成了廢品。
  不過張硯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十二枚豆兵對於他來說確實是太多了壹些,之前考慮欠妥,如今剩下九枚就全當是幫他做了取舍了。專心繼續“養兵”,這豆兵算是讓他嘗到甜頭了。
  猶記得回去的路上除了張硯之外,其余的那幾個跟車的路人都被當成“祖宗”供起來了,因為相比起車隊裏知根知底的同伴,這幾個路人明顯更有可能是“有神秘身份”的那壹位。甚至救了大家的性命。
  至於為什麽不是張硯,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張硯的身份大家在之前就知道,曉得他是才從魚背山要塞脫編準備回鄉的軍卒。但凡“有神秘身份”的人會去魚背山那樣兇險的地方嗎?所以張硯直接就被排除在外了。最後甚至乘車都沒他的份兒,只能跟著車夫步行,直到車輛充裕才有得坐。
  但姓熊的車夫壹直和張硯保持親近,時常說張硯是他兄弟,因為張硯在最兇險的時候有明確的想要拉他壹把,這份人情雖然沒真用得上,可姓熊的車夫卻記著。後來到了永德城他還硬拉著張硯去了酒館請吃了壹頓好的,也見識到了張硯那渣渣酒量。
  之後張硯沒有在永德城停留多久,修整兩日之後就再找了壹個車馬行繼續往東。
  壹路走走停停,雖然說不上“遊玩”二字,但也稱得上優哉遊哉,也領略到了南淵國的不少風情世俗。
  另外還有壹個收獲就張硯包袱裏多出來的那些書。
  都說行千裏路讀萬卷書,張硯現在就在踐行老祖宗的格言。
  南淵國不算大,但歷史卻不少,很多東西眼睛只能看到表面,結合文字的沈澱描述才能達致深處。所以這壹路上張硯除了對藥材方面的書感興趣之外,看的最多就就是南淵國的史書了。而且因為識字的人很少,書本也不普及,張硯壹本書買走看完之後到了下壹個城市還能很輕松的折價壹點賣掉,被他留下來的都是值得反復琢磨的書。
  南淵國如今雖小,但並不是壹直以來就這麽小。甚至南淵國這個名字其實也只存在了三百多年。
  再往前,南淵國現在的這片土地其實是屬於“乾德朝”的國土。而乾德朝屬於荒天域裏的“上國”,疆域要比如今的南淵國大壹倍還多。而如今從乾德朝裏分割出來的南淵國就屬於“下國”。
  在南淵國的北面就是和南淵國壹樣,曾屬於乾德朝,如今自立的“北武國”。
  所以北武國和南淵朝之間其實是有相同的歷史脈絡和繼承根源的。
  關於乾德朝的分崩離析張硯暫時沒有找到詳細的史書去了解,但大體上可以判斷為“內部權力崩塌,加上外部危機擠壓”壹起造成的結果。
  內部權力其復雜性張硯從書本上只能看到壹些結果,無法窺看其內情,這種東西外界能買到的史書也估計記載不了。但外部的擠壓書上卻是寫得很清楚。壹方面是西面妖族的攻勢,另壹方面就是來自更東邊,在越水東岸的華嶽上國的壓迫。
  最後雖然乾德朝分崩離析成為了北武國和南淵國,可這兩國之間並沒有因為均出同源而相互友好,相反都將對方視為竊取乾德朝壹半基業的賊寇。時常摩擦不斷,關系很緊張。
  之所以北武國和南淵國這幾百年了還沒有爆發過真正的大戰,不是兩邊有什麽底線,而是因為妖族和東面的華嶽上國壹起給他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相互間就算看不順眼甚至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也是沒余力去大打出手的。
  甚至時間長了,迫於外部的雙重壓力之下,北武國和南淵國之間還被迫展開了壹些交流,不論是國事還是經濟上都有,連講武院之間的交流也有。
  這就很有意思了。就像分家之後鬧矛盾的兩兄弟,關起門來互相看不順眼,可面對外面的欺壓時又不得不相互取暖。
  就這壹路上,張硯在各大城的集市裏都有看到北武國相關的貨物,其中北武國的壹種類似茶磚的特產在南淵國這邊非常緊俏,很多集市都是掛壹面牌子出來,沒現貨但可以預定。張硯去問過,最離譜的是預定後最快都要等半年才有貨給妳,運氣不好等個壹年多也是有可能的。
  回北江郡的最後壹路張硯就是搭乘的從長湖郡往北江郡向口城的茶磚返空車隊。
  向口是北江郡的郡守府所在地,也是北江郡最大最繁華的大城。前往北江郡的車隊壹大半都會先去壹趟向口,然後在分散。而張硯最後的目的地廊源就離向口不遠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