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錢

傲骨鐵心

歷史軍事

乾隆三十七年,北京。
天剛過中午,約摸午時三刻左右,前門外大柵欄有名的韓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壹章 督撫的官方會談

大人,得加錢 by 傲骨鐵心

2023-10-15 17:07

  大妹賈雲不是在京裏出嫁,因為二叔賈大忠三年前就主動出旗,並且舉家搬到了京東地區永平府的臨渝縣。
  這地方離山海關不遠。
  叔侄在出旗這件事上的態度,當真是截然不同。
  為了不被出旗,侄子是愁的腎都要虛了。
  叔叔倒好,二話不說領了都統衙門的相關補貼,賣了房子果斷出京當漢人。
  如果不是侄子根本不是侄子,也許當叔叔的選擇才是對的。
  信是大全叫人捎來的,原因是二叔不知道自家侄兒當上了直隸總督,因此信是直接托人捎到京裏滿城大哥家的。
  信上說大妹嫁的是灤縣當地的壹個姓林的秀才,比大妹大三歲。
  家裏也是漢軍旗出身,祖上曾隨川陜總督李英國打過大西軍的孫可望、劉文秀,不過林家早在乾隆二十七年就出旗了,算是最早壹批出旗的。
  二叔大忠同林秀才的爹在旗裏時關系不錯,小時候壹塊和泥巴長大的,故而出旗後也去了臨渝縣,並在當地租了守關滿洲兵的三十畝地,另外農閑時跟林秀才的爹壹同到關外販些皮毛到關裏賣,壹家老小生活還過得去。
  可能是壹家生活重擔所壓,賈大忠自打出旗後就沒回過京,也就是剛到臨渝安頓下來時給大哥捎了兩封信,說了下近況。
  那時候,賈六正在金川悟道,處於飛升之前。
  後來回京娶媳婦倒是想過通知二叔回來喝喜酒,信也托人給二叔捎去了,不想二叔跟人出關販皮子不知道侄子結婚的事。
  總之,就是各種不趕巧,最後搞的賈六跟這個親二叔壹直沒見上面。
  大全信中交待兒子哪怕事情再忙也要去臨渝壹趟,因為他是賈家第四代唯壹的男丁,又是親叔叔嫁閨女,天塌下來他這個大舅哥也得到場,把人情做到位,把這份親情能延續下去。
  至於自己,大全真沒法去。
  不是年紀大了不能坐車,而是他媳婦也要生了。
  趙姨肚子圓鼓鼓的,估計這幾天就要臨盆。
  就是倒黴催的,趙姨老公秦三竟然在軍前殉國了,說是往前線運糧時叫賊人伏擊了,可憐這官才當半年,真是天嫉英年,讓人扼腕長嘆。
  四川綠營特意派人過來報的喪,並把秦三因公殉職的35兩銀子給趙姨送了過來。
  結果趙姨壹激動差點暈過去,醒來後就是哭天搶地訴說自己不幸的身世,這挺著個大肚子哪裏能這麽傷身,大全生怕有個閃失,天天在跟前伺候著,自是不敢離京去臨渝喝侄女的喜酒。
  便讓兒子代他去,另外托人給二弟大忠捎了壹百兩銀票,壹對純金手鐲,權算他這個做大爺的對侄女的壹番心意。
  說來也是慚愧,賈六這兩年對二叔壹家還真沒有半點照顧。
  再想小時候二叔對他的種種疼愛,自是無論如何也要抽空去壹趟,順便把山海關駐軍的事情解決壹下。
  山海關有壹支1200人的滿洲駐軍。
  1200人不多,若是擱在別地賈六根本沒興趣搭理,可這支滿洲兵駐防在山海關,所以他就必須要去壹下。
  看看能不能把這道隔絕關內關外的重鎮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免得將來賈氏代清有愛新覺羅子弟想不通往關外跑,給他添麻煩。
  大妹賈雲的婚期是八月十二,今天是初二,還有十天,時間上完全來得及。
  賈六便讓栓柱收拾壹下,正式結束他在大沽水營的魔鬼訓練。
  壹個月的大練兵,可把他這位總督大人練慘了,小肚子都挺出來了。
  沒法子,海參吃的太多。
  大練兵成果顯著,當真是官有官樣,兵有兵樣。
  整個水師面貌不說是天翻地覆,起碼整體看上去叫人舒服。
  臨行前對暫代水師副將的紮木爾叮囑壹番,便帶人離開大沽前往天津。
  此去天津主要是跟天津壹把手徐績會談。
  會談內容主要是三個。
  第壹就是在天津編練新軍的事。
  賈六計劃於天津編練三鎮新軍,其中壹鎮新軍就在天津本地招募,另外兩鎮則在山東招募。
  天津招兵的事肯定要麻煩地頭蛇徐績,沒有這位巡撫大人的配合,賈六就算是直隸總督也沒法直接調動下面的官吏替他做事。
  山東那邊他已經給巡撫國泰和總兵惟壹去信打招呼,並且派出壹支工作組前往山東,希望國泰和惟壹能夠配合招兵工作。
  之所以在山東招兩鎮兵,也是考慮山東去年剛經清水教亂,民生雕敝,所以在山東招兩鎮兵壹來可以讓大量失業青年有份工作,二來也能減輕山東的治安壓力。
  對於招兵,賈六其實也沒太多要求。
  識字最好,不識字也可以,以農村青年為主。
  兵招過來入營之後,先不急著訓練,先搞壹兩個月的識字運動,爭取讓士兵會寫會讀最簡單,生活中常用的漢字。
  為此,賈六這邊還準備精簡壹下繁體字。
  第二件事是關於北洋通商衙門和天津海關監督衙門的事。
  這兩個衙門的編制老富已經給出,前者是從三品,後者是正四品。
  相當於兩個廳級單位。
  壹下在天津新設兩個單位,且是同海貿通商有關,那天津巡撫衙門這邊肯定要從中分壹杯羹。
  就是蛋糕如何分配問題。
  第三件事則是賈六計劃開修的東西省道。
  即從天津港壹直修到保定的大道,以及圍繞天津港陸續延伸的府道、縣道。
  這些都需要天津方面予以配合。
  另外就是北洋通商壹事涉及到招商引資問題。
  硬件搞成了,總得有商人來買貨賣貨吧。
  這又需要官府出臺壹系列重商利商政策,所以還得賈六同徐績這個地頭蛇好生研究磋商。
  因為事先派人通知了天津方面,因此徐績特意派人出城來迎,其本人更是帶領天津士紳於城門列隊歡迎直隸總督大人。
  距離上次同徐績會面差不多也有壹年了,當時賈六還是正三品的總理大人,如今卻是正二品的總督大人,名義上還是徐撫臺的上級,當真是世事變化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歡迎儀式後,賈六在徐績陪同下入城,爾後雙方便在巡撫衙門開始正式會談。
  讓徐撫臺不太習慣的是,總督大人與他會談時竟然還有幾名《大清日報》的記者在場記錄。
  這讓會談變得相當官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