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倉庫到大明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方醒很嗨皮,作為壹個打工仔,他居然抽獎抽到了美國五日遊。
“能兌換成錢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75章 淒慘的工匠

帶著倉庫到大明 by 迪巴拉爵士

2019-1-11 19:52

  中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個團聚的日子,可對於匠戶來說,除非是沒活了,否則節日和他們沒關系。
  秦四就是如此。
  位於城西的這個工坊是專門制造盔甲的,裏面的匠戶多是坐匠戶,也就是長期工匠。而秦四卻是輪班匠戶,這邊做完了就可以歸家。
  工匠按理應當是每月只做十天,可這個月上面要求盡快打造聚寶山衛的那種盔甲,而京城的水力沖床還在建設中,所以目前只能靠著工匠們用人工打造出來。
  好在鐵廠依照朱芳那邊給出的工藝生產出來了薄板,否則這活真不是人幹的。
  工匠辛苦,監工的官吏們也是牢騷滿腹,火氣很大。
  秦四趁著午飯的機會出去買了幾個月餅,然後急匆匆的趕回工坊時,剛進門就被人堵住了。
  秦四看著為首的小吏顧躍手握皮鞭,滿臉猙獰,就噗通壹聲跪在地上,哀求道:“大人,小的沒遲啊!”
  顧躍和左右兩個同僚相對壹笑,然後上去壹腳就踢翻了秦四,揮舞著皮鞭抽打著。
  “妳這個賊配軍也敢私自出去嗎?”
  “打!”
  鐺鐺鐺!
  裏面敲打盔甲的聲音都蓋不住秦四的慘叫,三個中秋節不得休息的小吏輪番上陣,抽打著秦四。
  ……
  “看妳下次還敢不敢!”
  顧躍氣喘籲籲的停止了鞭打,只覺得渾身舒泰。
  三個小吏舒坦的進了工坊,喝罵著那些工匠,心中的郁郁漸漸消散。
  等壹個去茅廁的工匠出去看到秦四倒在地上沒動靜時,就暗罵了壹句,然後過去扶起他說道:“四哥,今日妳可以回家休養了……”
  遍體鱗傷的秦四紋絲未動,工匠心中壹驚,就伸出手指在他的鼻端試了試。
  “四哥!四哥……”
  ……
  聲音驚動了裏面的人,顧躍三人跑出來看到這個場景,頓時都呆了。
  “怎麽辦?”
  壹個小吏過去試了試秦四的鼻息,然後又摸了脈搏,回頭苦笑著搖搖頭。
  轟隆!
  這個苦笑仿佛是晴天霹靂,壹下讓顧躍呆住了。
  裏面的敲打聲漸漸停住了,那些工匠們緩緩走出來,看著躺在地上壹動不動的秦四,目光哀傷。
  兩個小吏盯著顧躍,意思很清楚:這事是妳起的頭,妳得擺平它!
  顧躍沒有功夫去想別的,他下意識的道:“秦四是被架子砸死的,很可憐,本官看著妳們……心中難受。”
  他轉身對著出來的工匠們緩緩地說道:“所以……妳們以後的日子會很好過,明白嗎?”
  這就是許諾要給這些工匠好處。
  吃人手軟,拿人手短,只要這些人拿了好處,到時候……
  百姓都怕麻煩,這等事多半是個漩渦,不小心自己就成了炮灰。
  所以……
  “以後妳們的報酬會足額發放,本官明日……不,今日就會給妳們發些錢鈔,但是……”
  他指指秦四的屍骸,目視著這些工匠。
  壹個工匠毫不猶豫地說道:“秦四就是被砸死的,咱們還幫忙去擡架子,可惜還是救不活。”
  現場有三十余人,顧躍滿意的道:“那大家就把秦四擡到架子下面去吧,讓本官看看架子是如何砸死人的。”
  那兩個小吏松了壹口氣,覺得顧躍的這個處置方法極好,就喝道:“快些擡進去,誰不擡就是殺害秦四的兇手!”
  工匠們木然的走過來,大家七手八腳的擡起秦四,可三十余人太多了,大多是在外圍做個樣子。
  顧躍使個眼色,兩個小吏就進去了。
  “嘭!”
  壹聲巨響之後,裏面傳來了驚呼聲:“秦四被砸死了!”
  兩個小吏出來,沖著顧躍得意的笑了笑。
  微笑!
  ……
  中秋節壹過,京城又恢復了正常,各衙門照常開門。
  大理寺剛開門,壹個年輕人就沖了過來,壹下跪在門口,雙手舉著壹張紙喊道:“家父被人打死,求諸位大人明察!”
  ……
  大理寺接手了壹個案子,案子的來由很簡單,所以三個小吏很快就被抓捕歸案。只是那些工匠大部分不願意作證,最後還是秦四的那個同鄉出頭,這才釘死了那三個小吏。
  事情按照現在的看法來說不算大。
  可事情的余波卻遠遠未散。
  案子剛被敲定,方醒就被招進了宮中。
  壹進宮方醒見到重臣們都在,就湊到張輔那邊,和武勛站在壹起。
  “是啥事?”
  皇帝還沒來,大家可以松散些,朱勇低聲道:“有人上了奏章。”
  方醒無語轉過頭去,妳這說了當沒說嘛!
  “陛下駕到……”
  朱瞻基壹來就拋出個題目:“昨日有人上了奏章,說工匠辛苦,可卻不得自由,地位也低下,長此以往,必成弊端,諸卿以為如何?”
  這事兒工部尚書吳中避無可避,他出班道:“陛下,大明的匠戶分為坐班和輪班,那秦四就是輪班,每月上十日工,然後剩下的日子也沒人管,盡可做些東西去販賣。家中還能免壹丁的勞役,算下來不差了。”
  方醒覺得這份奏章有些古怪,不像是普通官員能上的,他就出班道:“陛下,坐班的工匠報酬少,說句實話,這等條件下很難出現大匠。至於輪班的更慘,那秦四乃是鐵匠,四年壹班,回去也不知道做個啥,等官府招呼壹聲,又得帶著東西奔赴各方,這壹路耗費多少?耽誤多少時日?這難道就是不差?”
  吳中苦笑道:“興和伯,這匠戶制度從蒙元繼承而來,多番改進,已經沒辦法了。唯壹的弊端大概就是路途,各地工匠輪班進京,確實是辛苦了些。”
  方醒搖搖頭,說道:“不只是辛苦,有的輪班工匠家裏離京城遠,來壹趟家裏還得典當東西當路費,幾次下來……吳大人,破家了!”
  吳中拱拱手,只能苦笑。
  匠戶制度承襲自蒙元,定型於洪武年,戶籍是不能變的,可待遇卻可以商榷。
  “陛下,如今的工匠管理很是無稽,比如說盔甲廠,上面下了壹百套盔甲,逾期不能完成的,差壹套就是二十鞭,上限五十鞭。可做好了呢?或是提前做出來了呢?”
  方醒的話讓人沈思。工匠做不好就責打,可要是做好了呢?
  “臣以為大明萬千工匠,必然是參差不齊,好的,有天賦的,那就該給多些。差的,混日子的,那就給吃個飽飯,這樣才有人願意傾力而為。”
  楊榮搖搖頭,說道:“此事說易行難,下面的小吏狡黠,好與不好最後都是他們壹張嘴的事。”
  “楊大人這話透徹。”
  方醒拱手道:“正是這個道理,所以臣想問問諸位,若是取消了匠籍呢?”
  呃……
  楊榮目光微冷,說道:“取消了匠籍,以後從何處去尋工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