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寂寞劍客

歷史軍事

我這是在哪?
朱高遠有些茫然的睜開眼睛。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顆歪脖子老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六十章 人心向背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by 寂寞劍客

2023-10-25 22:08

  北京,皇父攝政王府。
  多鐸、阿濟格兩兄弟,還有譚泰、拜音圖、何洛會、艾席禮等八旗滿洲的八固山額真都已經到齊。
  包衣奴才和漢臣卻是壹個也不見。
  甚至連寧完我、範文程以及洪承疇這三個鐵桿漢奸也不在。
  從這,就能看出建奴真正的核心決策層從來就不包括漢人。
  在建奴的權力架構中,像寧完我、範文程和洪承疇這樣的漢臣就只有參議權,其實就相當於幕僚,另外像石廷柱、李國翰這樣的八旗漢軍的各個固山額真就只有執行權,八旗滿洲的固山額真讓他們幹什麽就得幹什麽。
  八旗漢軍說白了其實就是仆從軍。
  而且還是二等仆從軍,壹等仆從軍是八旗蒙古。
  總之,讓漢臣參與決策是絕對不可能讓漢臣參與決策的。
  “明天上午就要出兵,本王就只叮囑妳們壹句話,妳們都要聽仔細了。”
  多爾袞陰蟄的目光從多鐸等人臉上掠過,又說道:“對漢族官紳士人壹定要禮遇,尤其是那些有名望的官員縉紳,壹定要盡量勸降,妳們辦不到也盡量不要殺人,可以派兵把他們押送北京,本王親自勸降。”
  關於禮遇漢族官紳這個,不光是皇太極,多爾袞也已經嘗到其中甜頭。
  皇太極招降的是洪承疇、祖大壽,還有尚可喜等三順王,此舉直接讓八旗軍的實力上了壹個臺階,從此明軍就守城都守不住。
  多爾袞招降的則是平西王吳三桂。
  吳三桂的歸降,使得滿清輕松入主北京。
  所謂食髓知味,多爾袞已經招降上癮了。
  阿濟格則有些不以為然:“老十四,有這個必要嗎?”
  多爾袞臉色瞬間板下來,心說老十二真是越發不知進退了,居然當著八旗滿洲的八個固山額真面削我的臉,真以為我就不敢動妳嗎?
  等打完這壹仗,非得尋個借口削了妳的爵位不可。
  心裏這樣想著,多爾袞臉上卻不動聲色:“有必要,大清國能有今天,我八旗勇士的浴血奮戰以及在座諸位的赫赫戰功固然是主因,但是與寧完我、範文程還有洪承疇等漢臣的鼎力輔佐也是分不開,尤其三順王的火器部隊,更是居功至偉。”
  阿濟格這才閉上嘴巴,因為漢臣的功勞,誰也不能夠否認。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當年要不是皇太極改了老汗的策略,從仇視屠殺漢人,轉而開始親善並且重用漢人,恐怕就沒有今天的大清。
  多爾袞又說道:“說到三順王,本王就還得多叮囑妳們壹句,進軍途中遇到有明軍將領或者偽順將領歸降,就要格外禮遇,爵位方面只要不超過伯爵妳們可以臨機處置,但是侯爵與王爵必須發急遞請示過本王才行。”
  言下之意,就是伯爵以下妳們隨便封賞。
  但是侯爵、王爵就只有多爾袞有資格封。
  這個就厲害了,不得不說多爾袞此舉是真有氣魄。
  這方面多爾袞的表現真是秒殺大明朝的歷代皇帝。
  大明朝的皇帝,包括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封爵都是摳摳索索。
  在另壹個時空,多爾袞這壹手也確實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南明的高級將領諸如李成棟、金聲桓、劉良佐及劉澤清等之所以紛紛叛明降清,就跟多爾袞的這壹手有關,因為這些高級將領發現投降清朝不光能保命,還能夠晉爵壹級!
  ……
  在徐州。
  金鉉說:“聖上,臣不久前獲得可靠消息,建奴偽帝順治已經率領八旗貴族及臣民奴仆數十萬人遷居到京師!”
  “並且祭禮天地,舉行了盛大的登極儀式。”
  “不出意外的話,本月建奴就會大舉興兵。”
  說到這停頓了下,金鉉又說道:“值此關口,對歸德府、開封府乃至其他各府縉紳的追責是否暫緩?以免使暗中勾連建奴。”
  “不必。”崇禎略壹思忖後說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且由他們去。”
  事實上,此時暫緩追責河南縉紳已經沒卵用,因為已經有歸德府的縉紳遭到追責,消息也已經傳開,此時討好河南縉紳已經沒任何作用。
  說白了,打從崇禎要奪他們土地的那壹刻起,雙方就已經是生死大仇。
  也是從崇禎下定決心要追責河南縉紳乃至於整個北方縉紳的那壹刻起,大明朝與北方縉紳之間就再沒有壹絲壹毫的轉圜余地。
  這也是當初堵胤錫極力反對的主要原因。
  因為這個幹系實在太大,後果也是難以預測。
  只可惜開弓沒有回頭箭,這壹箭既然射出去,也就沒有必要患得患失,無論有什麽樣的後果,現在也只能默默承受。
  ……
  “呯!”
  侯方域將酒盅重重頓於桌上,黑著臉說:“辟疆兄,這個朝廷真是太黑暗了,像我侯家這樣的官宦之家尚且保不住土地,升鬥小民就可想而知,當年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現在卻明白了,為何當年闖賊入寇時,河南百姓會雲集景從。”
  這邊的動靜立刻引來了其他酒客的註意,冒襄微微蹙眉。
  實話實說,冒襄有些後悔了,早知道不該宴請侯方域的。
  以前在南京之時,也沒發現侯方域是個憤世嫉俗之人哪。
  朝廷之所以要褫奪侯家土地,妳心裏難道就沒有壹點數?
  若非侯家之前暗中勾連流賊,朝廷又豈會褫奪妳侯家土地?
  再說了,朝廷如果不褫奪爾等犯官罪員之土地再予以發賣,又哪來的銀子給邊軍發放餉銀?又哪來銀子給鄉勇提供軍糧?
  有得則必然有失,這是必須得付出的代價。
  當下冒襄勸說道:“朝宗兄,妳醉了,我們還是回會館吧。”
  “我沒醉。”侯方域卻猛然壹擺手說,“這才哪到哪?接著喝。”
  說完,侯方域就拿起酒壺給冒襄倒滿,輪到自己時卻發現酒壺空了。
  當下又扭頭吼道:“小二,再來壹壺酒,要十年陳的狀元紅,五年的不夠味。”
  冒襄的眉頭便越發的蹙緊,倒不是心疼這幾兩銀子,冒家在如臯也是壹等壹的官宦縉紳世家,幾十萬兩身家也是有的。
  讓冒襄不爽的是,侯方域就跟變了個人。
  無論是言語談吐,還是對待事物的看法,全都變了。
  其實,連冒襄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改變了的人是他,而不是侯方域。
  侯方域其實仍舊是之前的侯方域,但是冒襄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冒襄,長達兩個月的苦難行軍,已經把冒襄從思想上徹底改造。
  現在侯方域和冒襄的三觀已經完全背離。
  侯方域追求的依然還是快馬輕裘的公子哥做派。
  冒襄追求的卻已經是投身於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侯方域追求的依然是金榜題名然後封妻蔭子那壹套。
  冒襄追求的卻已經是為天下黎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只是壹點。
  侯方域追求的仍然還是錦衣玉食、男歡女愛,即便現在已經落魄了,也要通過冒襄這個昔日好友滿足壹番口腹之欲,對李香君也仍舊窮追不舍。
  冒襄對這些卻已經完全失去熱情,昔日最愛的狀元紅也沒了吸引力。
  還有如臯老家的那幾房嬌妻美妾,包括昔日曾艷名滿秦淮的董小宛,慢慢的也變得沒那麽令人留戀或者迷戀,記得剛開始離開南京之時,冒襄真的是日思夜想,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嬌妻美妾的身邊去。
  可是半個月之後,冒襄卻再也不想著回如臯。
  甚至在內心深處,隱隱的生出壹等羞恥之感。
  聖上乃九五之尊,尚且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而他們這些臣子,難道反倒離不開妻妾婦人?簡直豈有此理!
  冒襄現在滿腦子想的就是崇禎常說的那壹句: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粹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壹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壹個有益於天下黎庶的士人。
  冒襄想做這樣的士人,他已經把崇禎的這句話當成人生信條。
  而且據冒襄所知,把這句話當成人生信條的士子並不只他壹個。
  冒襄原本對與侯方域的這次會面充滿了期待,現在卻沒有了興致。
  侯方域卻仍舊不自知,兀自在那裏絮絮叨叨:“辟疆兄,下個月就要鄉試了,妳還要回南京參加這次鄉試嗎?反正我是不打算再參加了。”
  鄉試?科舉考試?冒襄嘴角綻起壹抹不屑之色。
  俗人才參加科舉,對於真正有誌向、有追求的士子而言,功名利祿算個什麽?多做有益於這個大時代、有益於天下黎庶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不中進士,沒有官身,也壹樣可以做有益的事。
  比如替朝廷編練鄉勇,比如替朝廷鎮守黃淮防線。
  當下冒襄推杯起身說:“朝宗兄,今天就先到這吧。”
  “好,啊?”侯方域先是點點頭,下壹刻卻又訝然擡頭。
  “這是送妳的盤纏,別嫌少。”冒襄拿出十兩紋銀放在桌上。
  放下銀子,也不等侯方域說句話,冒襄即轉身灑然出了酒樓。
  目送冒襄出樓而去,侯方域的臉色逐漸變得難堪,瞧不起誰呢?
  侯方域拿起桌上的十兩紋銀,作勢就要扔到窗外的河裏,恰好從窗外經過的壹個閑漢間頓時來了精神,作勢要往河裏跳。
  侯方域卻又把銀子收入懷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