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天下

高月

歷史軍事

  壹個穿越千年的靈魂,壹名卑微的少年,壹輛神秘的牛車,命運交織,演繹出壹段金戈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2章 再訪隆中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2

  發生在葉縣和昆陽縣的危機如暴風驟雨殺至,最終卻如清風雲淡而去,但它所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深遠,它在某種程度上開啟了漢軍對曹魏的戰爭前奏,使曹漢之間本來就十分脆弱的停戰狀態變得更加詭異和不穩定。
  劉璟並沒有從南襄隘道返回關中,而是南下來到了襄陽,此時已是五月中旬,暮春的天氣愈加溫暖,襄陽城的空氣中已經有了壹絲初夏的氣息。
  但正所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隆中的春天才仿佛剛剛換上盛裝,隨處可見壹片片的桃紅李白,金黃色的油菜花壹望無際,隆中到處洋溢著芬芳的氣息。
  這天上午,壹支百余人的騎兵隊護衛著漢王劉璟緩緩進入隆中鎮,劉璟已有十幾年沒有來隆中,隆中鎮的建築幾乎還是從前壹樣,只是顯得更加破敗,鎮上的人也少了很多。
  隆中鎮的破敗倒不是因為戰爭影響,在赤壁大戰之前,隆中鎮主要是劉表用來安置南逃的北方士族,大量的北方士族聚集隆中鎮,給隆中帶來了繁榮。
  曹軍南侵時,大量隆中鎮的士族逃去了江夏,後來又跟隨劉璟入巴蜀,最後這些士族大多在關中定居,不少人在漢國任職,隨著士族的離去,尤其是鹿門書院遷到襄陽城後,隆中便沒有新的人口補充,便壹天天破敗了。
  隆中鎮的破敗冷清讓劉璟暗暗搖頭,隆中鎮已不再是從前的文人聚居之地,那麽諸葛亮回來後不知會有什麽感想。
  過了隆中鎮,又向西南方向走兩裏,拐上壹條蜿蜒小路,再沿壹條小河走數百步,前方便出現壹堵白色的圍墻,那裏便是諸葛亮在隆中舊宅了。
  這種府宅占地約三畝,被壹面白色圍墻包圍,不過它卻沒有隆中鎮的破敗,保養的相當不錯,就和當年劉璟所見到府宅完全壹樣,壹對忠心耿耿的老仆婦壹直在替諸葛亮看護著家宅。
  劉璟命令士兵在遠處等候,他獨自壹人不慌不忙向諸葛府踱步而來,“妳找誰?”頭頂上忽然傳來壹個清脆的聲音。
  劉璟壹擡頭,只見前面壹株梨樹上坐著壹名穿著綠羅裙的少女,年約十四五歲,頭上戴著用雪白梨花編制的花環,長得十分清秀,容顏裏依稀有幾分諸葛亮的影子。
  劉璟笑了起來,“妳是果兒吧!我是妳爹爹的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聽說是父親的老友來訪,諸葛果兒頓時有點不好意思,她從樹上溜下來,轉身向家中奔去,只奔出幾步,又停住腳步回頭問道:“這位大叔貴姓?”
  劉璟見她率真可愛,頓時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小姑娘,便笑道:“我姓劉,從長安過來。”
  “劉叔父稍等,我去稟報父親。”
  她跑到門口,正好母親黃月英挎著壹只竹籃出來,拉住她笑道:“傻丫頭,急急風風做什麽?”
  “阿娘,有個大叔找爹爹,他說是爹爹老友。”
  諸葛果兒壹指前方小路,黃月英這才看到前方有壹人,她壹時沒有看清是誰,這時劉璟慢慢走近,笑道:“阿嫂還認識我嗎?”
  黃月英頓時呆住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連忙上前施禮,“參見殿下!”
  劉璟笑道:“這裏沒有什麽殿下,我是孔明老友,來看看他,他在家嗎?”
  “在!在!”
  黃月英連忙吩咐女兒,“妳去書房告訴爹爹,就說……從前的劉州牧來了。”
  諸葛果雖然調皮,但她極為聰明,她早聽見母親叫對方殿下,便猜到了劉璟的身份,吐了壹下舌頭,壹溜煙跑進書房了。
  劉璟望著她的背影笑道:“長得這麽大了,有十四歲了吧!”
  黃月英有點不好意思道:“下個月就十四歲,還像個小孩子壹樣調皮,總長不大,讓人著急啊!”
  劉璟笑了起來,“這樣的孩子才讓人喜歡。”
  黃月英暗嘆壹口氣,忽然醒悟,怎麽讓漢王站在外面說話,她連忙道:“殿下快請進屋裏坐。”
  劉璟走進了院子,正好諸葛亮從屋裏出來,雖然諸葛亮在交州不肯投降漢軍,但不等於他會對劉璟無禮,畢竟劉璟是漢國之主,他諸葛亮是漢國臣民。
  諸葛亮抱歉躬身施禮,“草民參見漢王殿下!”
  “剛才我對大嫂也說了,現在我是來拜訪老友,這裏沒有漢王,孔明兄不用多禮。”
  “雖這樣說,但待客之禮卻不可少,殿下請進!”
  諸葛亮請劉璟進了書房,雙方分賓客落座,劉璟打量壹下書房,見書房布置得十分淡雅,墻角放著壹只香爐,縈繞淡淡煙靄,除此外便只有壹櫥壹桌,但地上卻鋪著厚實的木板,顯得十分溫暖舒適。
  這時,黃月英端了兩杯茶進來,她給劉璟奉上茶笑道:“陶妹現在如何了?”
  壹句話提醒了劉璟,他連忙從懷中取出壹封信,遞給黃月英,“這是內子讓我帶給大嫂的信件,我險些忘了。”
  諸葛亮坐在壹旁淡淡笑了起來,眼中隱隱閃過壹絲亮色,黃月英連忙接過信笑道:“妳們談,我不打擾了。”
  她退了下去,房間裏只剩下劉璟和諸葛亮兩人。
  諸葛亮喝了壹口茶,不慌不忙問道:“現在皇叔如何了?”
  “他已到長安,出任漢國太尉,只是在交州身體不好,現在府中慢慢調養,等他身體好轉,我打算讓皇叔主管宗廟祭祀,關、張兩位將軍分別去了青海和河西,他們對那邊很有興趣。”
  “皇叔是該好好調養身體了,他確實很不適應交州的氣候。”
  諸葛亮輕輕嘆息壹聲,話題壹轉,又笑著問道:“我前兩天接到嶽父的信件,說南陽那邊和曹軍起了沖突,不知現在局勢如何?”
  劉璟聽出了諸葛亮言外之意,他並沒有在南陽不問世事,還是很關註天下局勢,說明他並沒有對仕途心冷,還在等待復出的機會。
  實際上,劉璟心裏也明白,諸葛亮不肯在交州投降,是因為他心中的傲氣使他放不下這個面子,當年他拒絕了自己,最後卻被迫投降自己,換任何壹個人都難以接受這個結果。
  所以諸葛亮才返回了隆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自己禮賢下士,放下身段來再請他出山,也是給足諸葛亮的面子,這種人情世故,劉璟早已駕輕就熟。
  劉璟喝了壹口茶,笑道:“南陽危局已經結束,我和曹操達成兩個共識,壹是曹操嚴懲強擄商人的兇手,表明了歉意,其次便是雙方承諾,擴大兩國貿易,準許貿易自由,不得設立人為障礙,只能說這次危局,雙方都各有利弊吧!”
  “哦!不知曹操利在哪裏?”諸葛亮笑問道。
  “至少他知道了自己防禦的薄弱和不足,他下來壹定會加強防禦,補足薄弱點,這對他當然有好處。”
  “那殿下利又在哪裏?”
  “我的利嘛!至少讓我看到了曹軍表面強大,而裏面卻空虛,也讓我掌握了戰略主動,我想這是最大的收獲。”
  諸葛亮點點頭,“原來如此!”
  劉璟又試探著問他道:“孔明兄認為我的利在哪裏?”
  “其實我覺得殿下的利在兩個條件中的第二個條件,殿下費了那麽多心機,不就是為了和曹操達成第二個條件嗎?”
  諸葛亮和劉璟對望壹眼,壹起大笑起來。
  這時,黃月英端著茶壺進來,給兩人茶碗裏添了熱水,黃月英又對丈夫笑道:“陶妹在信中邀請我們去長安做客,這是第三次了,我總覺得有點盛情難卻,夫君的意思呢?”
  黃月英也是壹個極為聰穎的女子,她知道劉璟為何而來,劉璟以堂堂漢王身份,居然能親至隆中恭請丈夫出山,絲毫不計往日前嫌,這種誠意,這種心胸,讓他們夫婦何等榮耀,這是壹個明君所為,黃月英不希望丈夫為所謂面子再度拒絕劉璟的誠意。
  更重要是,丈夫年紀尚不到四十,就這樣以失敗收場,孤老偏鄉,她知道這不是丈夫的追求,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希望丈夫能抓住這次能得以施展才華機會,不要再壹錯再錯。
  諸葛亮明白妻子的暗示,笑了笑道:“找個合適的時間吧!”
  黃月英明白丈夫已經讓步了,她心中暗喜,向劉璟施壹禮,緩緩退了下去。
  時機已經成熟了,劉璟便將話題轉到此行的正事上,他沈思片刻道:“去年我攻滅江東後,特地將漢國五相擴大為七相,由張昭出任壹相,至今還是六相,還有壹相我打算留給交州或者鐘繇,我想利用鐘繇來拉攏曹魏的士族,但鐘繇被曹操挽留住了,如果先生不嫌漢國貧弱,不嫌劉璟愚鈍,請先生接受漢國的第七相。”
  說完,劉璟將壹方相印放在桌上,目光期待地望著諸葛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