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入贅商戶的女婿沒出息嗎?穿越者蕭凡就是個很明顯的反例。   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卷 江浦商人婿 第五十三章 帝王祖孫

大明王侯 by 賊眉鼠眼

2018-8-3 13:43

  大明皇宮,武英殿內。
  武英殿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與外朝以東的文華殿壹文壹武,遙相對應,武英殿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齋居,由於朱元璋以武立國,所以武英殿也成了朱元璋習慣常住的大殿,平日裏召見文武大臣也在此殿。
  殿東的暖閣內擺放著四個銅炭盆,盆內燃著通紅的貢炭,壹位佝僂蒼老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他外貌老邁,形容枯槁,壹張如同被風吹皺橘皮般的老臉上布滿壹塊又壹塊的老年斑,他的頭發雪白而稀疏,松松垮垮的上梳,在頭頂挽了壹個髻,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刻而殘酷的痕跡,多年的征戰和治國,已經掏空了他的精血,此刻的他看起來就像壹個很平凡的,行將就木的普通老人。
  可是誰也不敢小看這位貌似普通的老人。
  因為這大明的萬裏錦繡江山正是他壹手打下,直到今日仍牢牢握在他手中!
  昔日的敵人,早已壹個個地倒在他腳下,前元皇帝,前元朝廷,陳友諒,張士誠……
  昔日的戰友,也壹個個死在他的屠刀下,李善長,劉基,傅友德,胡惟庸,宋濂……
  大浪淘沙,淘盡英雄。當今世上,舍他之外,誰敢稱英雄?
  他是雄才大略的英武帝王,他趕走前元,光復漢人江山,開創大明盛世!
  他是殺人如麻的魔王,他猜忌刻薄,盡戮功臣,刑罰殘忍,只為保他朱家江山萬年久安!
  打了壹輩子的仗,也殺了壹輩子的人,殺戮和鮮血堆砌了他榮耀光輝的壹生。
  功過只憑後人述,他不在乎後人怎麽說。
  他不是別人,他是朱元璋!
  暖閣內,朱元璋穿著明黃便服,服上前襟繡著壹條張牙舞爪的五爪金龍,他眼睛微闔,仿佛不堪疲累,正在打瞌睡。
  他的腳前,正跪著壹名身著飛魚服的錦衣校尉,校尉很年輕,在朱元璋面前,校尉的神態恭謹得像是壹個虔誠無比的信徒在膜拜神明。
  他正在向朱元璋稟報皇太孫的行止。
  “洪武二十九年臘月十八,太孫殿下微服出京,攜錦衣護衛十余人,壹行往西,進入應天府治下江浦縣,行至路途,太孫殿下很迷茫,他說為何皇祖父說要多體察民間疾苦,而東宮侍講黃大人卻說天下學問盡在書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孫殿下很疑惑為何兩種言論矛盾。……入城後太孫殿下支開我等護衛,獨自進了江浦縣壹家名叫醉仙樓的酒樓。待我等護衛趕到時,發現太孫殿下被酒樓姓蕭的掌櫃……冒犯,我等拔刀欲誅殺之,被太孫殿下強行阻攔,然後太孫殿下便領著我等回了京師。”
  朱元璋聽到這裏,忽然睜開了眼,眼中厲芒激射,很難想象壹位年高老邁的老人,竟有如此陰沈如鷹隼,銳利如刀鋒的目光。
  校尉頭皮發麻,急忙深深匍匐在朱元璋腳下,半晌不敢出聲。等了很久,見朱元璋沒有說任何話,校尉又開始繼續稟報。
  “洪武二十九年臘月二十壹上午,太孫殿下命錦衣親軍準備全副儀仗再次出京,數百人行走壹個多時辰,到了江浦縣,時有江浦知縣黃睿德率縣衙壹眾至江浦東城門接駕,太孫殿下未與衙門官吏照面,徑自入城,再臨醉仙樓,並與酒樓掌櫃名曰蕭凡者,交談數語後,擺駕回了京師。”
  待校尉稟報完畢,朱元璋閉著眼,語氣蒼老而平淡,緩緩道:“太孫被平民冒犯,妳們卻沒在場護駕,朕要妳等錦衣親軍有何用?”
  校尉聞言渾身壹震,顫聲道:“標下萬死,皇上恕罪!”
  朱元璋眼皮都沒擡,語氣平淡得如同談論天氣壹般:“那日護駕太孫的十余個錦衣親軍,全部斬首菜市,另於錦衣親軍中選派得力之人,常隨太孫駕側,至於袁忠妳,念妳多年伴駕,忠心耿耿,責妳三十軍棍,罰俸壹年,仍在太孫駕側留用,太孫若再出差錯,夷全族。”
  袁忠以頭觸地,臉色蒼白,冷汗壹顆顆滴落在暖閣內的猩紅地毯上。
  “標下謹遵聖旨,謝皇上開恩。”
  朱元璋嘆道:“以後太孫支開妳等,當須派人暗中留守,不能什麽都由著他……”
  “皇上聖明,標下遵旨!”
  朱元璋仍閉著眼,淡淡道:“那個名叫蕭凡的人,冒犯太孫,罪不容赦,傳朕旨意,誅蕭凡九族,江浦縣衙由知縣至雜役,壹律拿入京師,著刑部嚴辦……”
  “皇上明鑒,當日太孫殿下儀仗入江浦,曾當面親口對那名叫蕭凡的酒樓掌櫃說,赦了他冒犯不敬之罪……”
  朱元璋眼睛又睜開了,目光復雜的盯著袁忠道:“太孫親口赦免了他?”
  “標下不敢欺君,太孫殿下確實赦免了他。”
  朱元璋長長嘆息,神情頗為失望:“允炆的性子,和他死去的父親懿文太子壹樣,太軟太弱,滿懷道德仁義,這樣的性子,做官猶可,為帝便不妥了,唉!”
  擡眼淡淡掃了壹下校尉,朱元璋咳了兩聲,道:“袁忠,去宣太孫來見朕……”
  “遵旨。”
  未多時,朱允炆便奉詔進了武英殿,他微微笑著,豐神俊朗,面若冠玉,顧盼間盡顯風流之態。
  朱元璋原本冷硬刻板的老臉,在見到朱允炆後便放松了下來,甚至眼中還閃過壹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神情極是寵溺。
  “孫兒允炆拜見皇祖父。”朱允炆壹進暖閣便很乖巧的拜了下去。
  “呵呵,允炆不必多禮,來,快平身,坐到祖父身邊來。”朱元璋綻出難得的笑臉,伸出枯槁的手,親熱的向朱允炆招手。
  這壹刻,他不再是手握至權的九五至尊,也不是令天下臣民聞風喪膽,戰戰兢兢的洪武皇帝,在朱允炆面前,他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老人,壹個普普通通的疼愛孫兒的祖父,跟平常人家的祖父並沒有什麽區別。
  朱允炆順勢起了身,臉上帶著甜甜的笑,上前走了兩步,坐在朱元璋的身邊,並乖巧的輕輕為朱元璋捶腿。
  “允炆啊,這幾日都在做什麽?朕交給妳看的那幾份大臣奏本,妳都看了嗎?”
  “皇祖父,那幾份奏本孫兒都看過了,琉球,安南,朝鮮,烏斯茂使者入貢,這個可著鴻臚寺卿接待,楚王和湘王二位皇叔奉詔入京來朝,皇祖父或可於宮中設宴,酌加厚賜,以彰嚴父聖君之德,至於西北不穩,盜寇頻繁,亂象漸生,可在朝中選得力仁厚之官員,入西北安撫……”
  朱元璋笑著搖頭道:“前面兩件說得不錯,最後壹件卻是有些不妥,西北不穩,非壹日之寒,安撫實非正道,亂象必須嚴治,不是派個大臣下去安撫便能競功的,這個時候,當派武將精兵,巡視西北,凡盜寇者,當須盡數誅戮,以令西北民眾無虞,以安西北百姓樂業,朕已下旨,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西將軍,武定侯郭英副之,選精銳步騎,明年開春後,於正月出師西北,巡視邊備。”
  朱元璋頓了頓,望向朱允炆,嘆道:“允炆啊,妳要記住,這世上的事情,不是全靠仁義道德便能解決的,當動刀兵之時,便須毫不留情,跟敵人說仁義,無異對牛彈琴,要做皇帝,妳的性子還須更狠辣些才是,否則如何治得這天下萬民,如何駕馭滿朝文武?”
  朱允炆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幾句,可是迎著朱元璋肅然而威嚴的目光,朱允炆終於還是低下頭,訥訥道:“是,皇祖父,孫兒謹遵教誨。”
  朱元璋笑道:“最近可有跟著春坊黃侍講讀書?”
  朱允炆甜甜笑道:“有的,黃先生今日還教了孫兒論語呢。”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黃子澄此人,學問倒是不錯,他都教了妳什麽?”
  “孫兒學的是《論語·子路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朱元璋微微皺眉,又很快舒展開,淡然道:“何以解?”
  “孔聖人的意思是說,如有壹位施行王道的君主,也必定要花費三十年的時間,才能使仁道盛行於天下。”
  朱元璋笑道:“允炆,妳欲行仁道,這是不錯的,祖父問妳,除了仁道之外,君主還需以何道輔之?”
  朱允炆擡頭愕然道:“皇祖父,治天下當然只能行仁義之道,聖人之說,傳世千年,難道有什麽不對麽?”
  朱元璋目光頓時有些黯淡,神情浮出些許失望之色。
  擺了擺手,朱元璋沈聲道:“不說這個了,朕問妳,前日妳儀仗出京,聽說只為嚇唬壹個酒樓掌櫃,這是何因?”
  朱允炆聞言開心的笑了:“皇祖父,孫兒在江浦認識壹個挺有意思的人,剛認識他時,他死活不相信孫兒是當今太孫,孫兒還挨了他好幾下打呢,後來孫兒回京後,左想右想不服氣,於是開了全副儀仗出京,就是要給他看看,孫兒不是冒充的。”
  朱元璋哼了壹聲,沈聲道:“妳簡直是胡鬧!太孫儀仗,那是朝會,典禮,重大國事之時才準啟用的,妳卻拿它去嚇唬壹個酒樓掌櫃,滿朝文武知道了,他們會怎麽看妳?簡直荒唐!”
  朱允炆嚇得往後壹退,低著頭不敢發壹語。
  朱元璋瞪了他壹眼,終究還是舍不得說重話,嘆了壹聲,接著道:“還有,妳說那酒樓掌櫃打了妳?此人狗膽包天,竟敢毆辱皇孫,按大明律,此人該誅九族!”
  朱允炆聞言急忙擡頭,急聲道:“皇祖父,孫兒並不怪他,所謂不知者不罪,孫兒也赦免了他的罪,求皇祖父開恩……”
  朱元璋嘆了口氣,道:“既然妳赦免了他,此事便作罷了吧……”
  朱允炆不敢置信的睜大了眼,他不明白,為何向來乾綱獨斷,從不聽勸的皇祖父,這次卻如此輕易的放過了蕭凡,壹句作罷便真的作罷了。
  朱元璋看著孫兒迷惑的臉,終於展顏笑了:“妳是不是很奇怪,為何朕如此輕易的放過了他?”
  朱允炆點頭。
  朱元璋嘆道:“等妳當了皇帝,也許能明白朕的用意。允炆啊,這世上的事情,並無對錯是非之分,帝王殺人,不看這人有罪無罪,而在於這人該不該死。當妳覺得某人對妳有了威脅,那時他便無罪,也該死,當妳覺得某人對妳用處甚大,那時他便是罪惡滔天,亦不能殺……”
  朱允炆滿臉迷茫之色,顯然,朱元璋的話讓他非常不明白。
  “……朕之壹生,殺人無算,其中真正有罪之人能有多少?李善長真有罪嗎?傅友德真有罪嗎?宋濂真有罪嗎?其實他們都沒罪,可他們卻該死,所以他們死了。”
  朱允炆神色愈發迷茫。
  朱元璋嘆道:“孫兒啊,妳還是不懂,唉……朕為何要殺這麽多無罪之人?甚至朕不惜背負昏君暴君之惡名,盡數屠戮開國功臣名將?孫兒啊,朕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妳,為了咱們朱家的子孫後代呀!朕就是擔心那些功臣名將恃功自傲,不服我朱家後人做皇帝,甚至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朕只能在活著之時,盡數殺了他們,朕要留給妳壹個除去荊棘的鐵桶江山!”
  “可是……皇祖父,這跟不殺蕭凡有何關系?”朱允炆壹臉懵懂道。
  朱元璋笑了:“因為赦免蕭凡的話是妳說的,妳是未來的大明皇帝,君無戲言,妳說不殺,那便不殺。這是皇帝必須具備的威信,君主壹言九鼎,朕做了那麽多不該做的事,殺了那麽多不該殺的人,為的,就是給妳樹立新君的威信,令天下臣民遵從妳的號令,妳說出的話,朕怎能去否定它?那朕做了這麽多豈不是白做了?樹威信需要五年十年,但威信崩失,卻只需壹句話而已,妳懂了嗎?”
  朱允炆臉上仍帶著少許迷茫:“皇祖父的話,孫兒似乎懂了,又似乎沒懂……”
  朱元璋慈愛的望著他,笑道:“不懂沒關系,總有壹天妳會懂的,朕以後慢慢教妳,在妳登基為帝之前,朕會將帝王之術全數傳予妳的。欲治天下,此術必須要學會,否則妳便守不住江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