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壹百五十壹章 風雲詭譎
李治妳別慫 by 賊眉鼠眼
2023-12-2 17:39
本來只是好友間壹番玩笑,然而武敏之說了壹句“長安不太平”後,李欽載頓覺凜然。
這是第二個人這麽說了。
第壹個是許敬宗,前日無緣無故說什麽朝中有變故,現在武敏之又說長安不太平,兩人兩句話,跟特麽對對聯似的。
李欽載臉色頓時沈了下來:“長安城最近究竟怎麽了?”
武敏之嘆道:“先生久離長安,最近壹年的變故可能不甚明了。”
“東征高句麗,舉國之人力物力,這壹年來,從天子和皇後,到太子和群臣,無壹不為東征而繁忙,無論君臣,皆常通宵達旦,從籌措糧草軍械,到推演戰事結果……”
“這壹年來,朝堂君臣幾乎已顧不上別的事,天子整日整夜與長安的老將們在壹起研判高句麗戰事,國內的朝政庶務,已交給了太子殿下,半年前天子就已下旨,令太子監國,左右相和六部堂官輔政。”
武敏之嘆道:“天子太在意東征之戰的結果了,說句犯忌的話,他幾乎已到了瘋魔的地步,國內的朝政反倒不關心了,全都扔給了太子殿下。”
李欽載皺了皺眉,道:“太子監國本也無錯呀,本來就是儲君,趁此機會多學習壹下處置朝政,又有天子監督,不是更好嗎?”
武敏之搖頭:“按理說是沒錯的,朝堂仍在運轉,朝政也無荒馳,東征以來,國內雖也出現過壹些小意外,但太子殿下也都處理得很完美,沒造成大錯。”
李欽載眉頭愈緊:“所以,哪裏出了問題?”
武敏之苦笑道:“太子的身體出了問題。”
李欽載眼皮壹跳。
他這才想起來,前世的史書上,李治這位嫡長子名聲不錯,在朝野中頗得贊譽,唯壹的缺憾就是身體太差了,所以死得比較早。
此刻李欽載終於恍然大悟,難怪歸京時見到李治和武後,夫妻二人面有憂色,難怪許敬宗說什麽朝中有變故……
現在看來,太子李弘的健康狀況怕是很危險了。
自古以來,儲君是國本,壹旦儲君出了事,便是國本動搖,朝堂動蕩,人心不安。各方人物都會竄出來搞事情。
許敬宗沒有誇張,若李弘的身體狀況真的很危險,朝中果然會有變故。
“太子如今身體怎樣了?”李欽載急忙問道。
武敏之搖頭:“先生歸京之前的半月,太子殿下在東宮接連昏迷數次,東宮謀臣多次召太醫入東宮診治,群臣關註後,東宮放出消息說太子無恙,但最近長安城氣氛愈發凝重,顯然太子的身體不像東宮說的那麽樂觀……”
李欽載緩緩道:“長安城氣氛不對,妳怎麽知道與太子的身體有關?”
武敏之低聲道:“因為……半月前,太子昏迷之後,皇後便暗召嫡次皇子李賢秘密入京。”
李欽載壹驚。
話說到這裏,他都不得不肯定,太子李弘確實不容樂觀了。
武後將嫡次皇子李賢召回長安的用意,不言而明。
從正妻的角度來說,武後其實還是非常爭氣的,她壹生共為李治生了四個兒子。
李弘,李賢,李顯,李旦。
自古以來的傳位大統便是立嫡不立長,只有皇帝與皇後所生的兒子才有資格問鼎儲君之位,別的庶皇子就算年紀大,也根本不可能有機會。
比如李素節,他的年紀其實比李賢和李顯都大,按年紀排的話,他其實更有資格當太子,可他敢當嗎?
給他壹百個膽子試試,親媽死了,後媽掌管後宮,他若敢當太子,不出壹個月,就會因為各種原因不治而亡,死得天衣無縫。
儲君的位置,只能是武後的親生兒子來當。
老大不行了,老二上。
李弘病重,李賢回京,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李欽載望向武敏之:“此事與妳有何關系?妳為何要避禍?”
武敏之苦笑道:“我不過是外戚,當然與我無關,論關系,太子與李賢都是我的表親,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的謀臣最近都在邀我飲宴,我不敢去……”
“我若去了,先生妳說我該站在哪壹隊?太子未薨,李賢又回了長安,我站哪隊都要命啊!所以弟子只好心壹橫,來先生的新府邸暫避壹時,還請先生收留。”
李欽載想了想武敏之如今的處境,確實如此,真是左右為難。
李弘如今還沒死呢,雙方的謀臣便已開始較勁了,或許不是李弘和李賢本人的意思,但他們下面的謀臣壹定要做點什麽。
為個人前程也好,為奉明主也罷,謀臣的職責就是幫助自己的明主登上高位。
長安城,果然已開始風雲詭譎了。
見李欽載久久不語,武敏之小心地道:“不知先生的意思……”
李欽載壹楞:“我啥意思?”
“先生屬意哪位皇子入住東宮?弟子知道嫡三皇子李顯是您的親傳弟子,先生是否有幫李顯謀取東宮之意?”
李欽載悚然壹驚,接著露出了和煦的微笑:“武敏之,妳過來,離我近壹點兒……”
武敏之傻乎乎地湊近。
李欽載劈頭便給了他壹記大逼兜。
清脆的響聲在幽靜的院子裏回蕩,武敏之捂著臉懵逼了。
李欽載眼神陰沈地盯著他:“妳特麽裝瘋賣傻是妳的事,不要在我面前搞事,我嫌命長了,敢去摻和奪儲?”
“李顯是我的弟子,僅此而已,論年紀,論德行,論排位,都輪不到李顯,想都別想!以後再敢在我面前提此事,我扒了妳的皮!”
武敏之急忙道:“是是,弟子知錯,剛才失言了。”
李欽載冷笑:“又耍小聰明,妳剛才是失言嗎?分明是試探我,是妳本人的意思,還是皇後的意思?皇後也想知道我的態度嗎?”
武敏之大驚:“絕對與皇後無關,弟子剛才真的只是失言壹問,並無別的意思,而且,長安城有此想法的人,絕不止我壹人。”
“天下皆知李顯是妳的弟子,如今妳挾高句麗之功,又驟晉郡公,且深得天子寵信,妳若真想幫李顯謀東宮之位,其實是有勝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