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高月

歷史軍事

雨還在下。
陳慶伸手接了壹點雨水,洗去糊住雙眼的腦漿和膿血,用盡全身力氣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四十三章 增兵

封侯 by 高月

2023-8-20 22:44

  把四人送走,陳慶長長松了口氣,就像卸下了壹副重擔,他不再考慮科技之事,而是開始全身心考慮軍隊改制。
  宋朝是吸取了唐朝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慘痛教訓,從而制定了文官掌握軍權的制度,這最後也導致了北宋滅亡。
  但如果恢復唐制,讓武將掌握軍權,在王朝初期還能維持穩定,但壹旦到了王朝中後期,必然會有野心勃勃的大將出現,壹旦大將掌握軍權,朝廷又無力管控,就會有擁兵自立的野心,歷朝歷代都是這樣,關鍵不是大將的緣故,而是王朝自身衰敗。
  宋朝統治者看不透這壹點,總是把責任推到大將身上,為什麽安祿山早期沒有造反的想法,後期才漸漸產生,就是因為府兵制徹底消亡,國力又無法承擔龐大的邊軍軍俸,朝廷便不斷把政務財權下放給節度使,讓他們自己募集軍俸,安祿山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軍隊。
  所以並不在於是文官還是武將掌握軍權,而是自身國力能不能控制邊軍。
  在軍制改革中,陳慶還是考慮設立三個體系,壹個是地方州兵體系,壹個邊疆衛戍體系,壹個是中軍體系,軍職都統制就到頂了,將來會有很多都統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分散軍權。
  但也要安撫好楊再興、劉璀他們這些早期的統軍大將,可以讓他們脫離軍隊,在階官和爵位繼續升職,在京兆出任十二衛大將軍,設立大將軍府,壹旦有戰爭需要,他們就會統領軍隊出征,這支軍隊就不是屬於他們的軍隊了,而是由樞密院臨時調撥安排,戰爭結束後,兵歸營,將歸府,唐朝就是這樣做的,軍隊和主將徹底分離。
  關鍵是要給他們榮耀和地位,可以效仿李世民的淩煙閣,將功臣們永留畫像,這樣他們才會安心地交出軍權,脫離軍隊,甚至還可以讓他們出任文官,比如在樞密院任職。
  還有壹個就是要厘清軍部和樞密院的關系,軍部掌管地方州兵體系、主管募兵和士兵退役安置以及陣亡士兵撫恤,掌管勛官授予,負責武舉和軍校,以及招募民夫、臨時征用民用物資,掌管軍隊的不動產,還負責軍隊屯田。
  樞密院相當於天子的軍事秘書處,掌握邊疆衛戍軍和中央軍,管理士兵和將領文書檔案、掌管士兵和將領的考勤、升職軍隊訓練,軍隊調動,掌管錢糧、軍事物資儲存發放以及軍俸發放,戰爭參謀策劃,以及軍事情報系統。
  陳慶隨即又和大將們進行座談,眾將基本上都同意陳慶的改制方案,實際上,將領更關註自己的切身利益,爵位繼承、官職和俸祿體系,還有子女蔭官的問題,制度方面他們反而不是很在意。
  另外在俸祿發放上,陳慶準備推出賬戶制度,樞密院給每個士兵在官辦櫃坊建壹個帳戶,每個月把他們的俸祿存入帳戶,士兵去櫃坊取錢,也可以讓家人去取錢,這樣就不用通過層層發放現錢,避免了上司的層層盤剝以及吃空餉,這是保護士兵利益的最好措施。
  這壹點也贏得了將領們的壹致支持,大家都知道,士兵才是軍隊的基礎,保護士兵的利益關系到軍心士氣,這是打贏勝仗的關鍵。
  現在他們有六十萬大軍,誰也不能保證中低層將官不會克扣士兵軍俸,所以陳慶的方案贏得將領的壹致支持。
  和大將們充分溝通後,軍制改革就開始著手進行,但這不是立刻就能頒布實施的事情,需要壹步壹步來,而且現在實施的時機也不完全成熟。
  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把福建路奪下來。
  ……
  目前福建路已經被陳慶打進了壹顆很深的釘子,那就是泉州,經過幾年的治理,泉州已經成為福建路人口最多的州,由於稅賦低,物價便宜,掙錢機會多,大量福建路百姓源源不斷湧入泉州,帶來了充足的勞力,使泉州的造船、制茶、軋綿、紡織、榨油、榨糖、制瓷,以及各種種植業、商業、儲存業、海外貿易等等行業都呈現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陳慶當然也不敢掉以輕心,為了防止朝廷軍隊反悔奪走泉州,陳慶先後三次向泉州派兵,目前泉州的駐軍已達三萬人,主將是副都統呼延通。
  而朝廷在福建路的軍隊有兩萬人,由福建路安撫使劉子羽統領,劉子羽同時兼任福州知事,兩萬軍隊都駐紮在福州。
  要奪取福建路其實也簡單,擊敗劉子羽的軍隊,奪取福州,那麽整個福建路便唾手可得了。
  這天上午,泉州外海出現了鋪天蓋地的大船,這是山東路南下的三萬大軍,由劉瓊和唐騫統領,陳慶原本是想讓高定率領軍隊南下,為奪取福建路的主將,但劉瓊再三請令,並立下軍令狀,絕不會因為劉子羽是自己伯父便誤了軍國大事。
  陳慶考慮再三,最終任命劉瓊為征南大將軍,唐騫和呼延通為左右副將,統領六萬大軍奪取福建路。
  壹艘接壹艘的大船靠上碼頭,壹隊隊士兵從大船上下來,在碼頭上迅速列隊,這時劉瓊和唐騫也從大船上下來,呼延通連忙迎上去,抱拳施禮道:“卑職參見主將!”
  雖然兩人當年在武學交情深厚,但現在是正式場合,有那麽多將士看著,呼延通還是要以上下級禮儀相見。
  劉瓊微微笑道:“呼延兄,好久不見了,好像黑了很多啊!”
  呼延通見劉瓊語氣輕松,也放松了情緒,笑道:“泉州是海邊,天天吹海風,皮膚當然容易黑,不信過段時間,賢弟就有體會了。”
  “男人嘛!黑點都無所謂,軍營在哪裏?讓士兵先去軍營休息,來的路上,海面風浪比較大,很多士兵暈船厲害,我和唐將軍也吐得昏天黑地。”
  “大營就在前面三裏處,直接走就看到了,讓士兵們先去吧!兩位將軍也去休息。”
  劉瓊回頭喊道:“壹營士兵列完隊就去軍營休息,不用等了。”
  基本上壹艘大船的士兵就是壹個營,由壹名指揮使率領,五百士兵跟隨著指揮使前往大營休息,有專門的士兵引領。
  劉瓊也著實暈船厲害,精神不濟,也和唐騫壹起前往大營休息。
  此時,就在數裏外的山上,壹名中年男子帶著幾名夥計模樣的年輕男子遠遠眺望西軍士兵下船列隊,壹隊隊浩浩蕩蕩開往大營,他們計算著士兵人數,這時,壹名夥計跑上山,對中年道:“我打聽到了,西軍主將是劉瓊。”
  中年男子點點頭,“準備信鴿發往福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