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梟雄

高月

歷史軍事

  這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李世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蕭銑、張須陀、李靖、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七十九章 退讓壹步

天下梟雄 by 高月

2018-7-2 16:15

  “相國,長安到了!”壹名隨從指著遠處壹段巍峨的城墻大聲喊道。
  楊師道搭上手簾,遮住略略刺眼的陽光,透過壹片枯枝向西望去,他也看見了,壹段黑黝黝的城墻橫亙在數裏之外。
  “又回來了!”楊師道也長長嘆息壹聲,他也記不得離開長安多久了,十年還是八年?
  望著這座他出生乃至長大的城池,楊師道心中無限感概,什麽時候隋軍能再攻下長安?
  這次楊師道奉命出使長安,就是為了安撫唐朝,向他們講清楚隋朝發行銀錢不會傷害到唐朝的利益。
  他身上帶著壹封楊元慶寫給李淵的親筆信,信中承諾將嚴禁銀錢流向唐朝。
  這就是楊元慶的讓步,或者叫示弱也可以,其實態度並不重要,重要是的要穩住唐朝。
  必須在解決突厥危機之前避免和唐朝交戰,銀錢會成為隋唐之爭的導火線,楊師道出使的任務,就是掐掉這根導火線。
  眾人又向前走了數裏路,離長安春明門越來越近了,這時,壹隊騎兵從城內飛馳而出。
  隊伍中,為首是壹名年近四十歲的官員,長得方面大耳,目光沈靜,頜下飄著壹縷長須,氣度不凡,他正是唐朝的禮部尚書楊恭仁,也是楊師道的大哥。
  他是奉李淵的旨意前來迎接楊師道壹行,在他身邊還有另壹人,鷹鼻細眼,目光奸詐,他便是唐朝的內史侍郎封德彜。
  封德彜是主動請纓壹同前來迎接隋使,這裏面還藏著壹絲深意,李淵其實並不是很相信楊恭仁。
  “大哥!”楊師道看見了楊恭仁,頓時驚喜地大喊壹聲,揮揮手,催馬迎了上來。
  楊恭仁看見了兄弟,壹直嚴肅的臉上露出了壹絲笑容,心中湧起壹種難以言述的親情,他們身邊流著同樣的血液,有著壹種常人沒有的默契。
  “三弟,壹路辛苦了。”
  盡管心中有壹種想和兄弟擁抱的沖動,但楊恭仁還是克制住了,他知道封德彜就在他身後。
  此人是個小人,他會把自己和兄弟見面的過程詳細地告訴聖上,楊恭仁明白李淵的心思,他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煩,只拱拱手,淡淡地笑了笑。
  楊師道的目光越過兄長的肩膀,看見封德彜壹臉奸詐的笑容,他忽然明白了兄長心中的苦衷,也克制住了自己的激動,拱手笑道:“大哥好像長胖了壹點。”
  “那當然,養尊處優,也不像從前那樣常騎馬下鄉探視民情,自然就胖了。”
  楊恭仁臉上帶著笑容,又看了看楊師道的副使張亮,他卻不認識,便笑問:“這位是?”
  “這是我此行的副使,張參軍,任楚王記室參軍。”楊師道笑著給他介紹道。
  楊恭仁肅然起敬,連忙施壹禮,“原來是張參軍,久聞大名了!”
  張亮見他居然知道自己,心中不免有些得意,連忙深施壹禮道:“張亮位卑職小,不敢受楊尚書之禮,久聞楊尚書文武雙全,是當世罕有儒將,請受張亮壹禮。”
  楊恭仁是楊雄長子,不僅學識淵博,而且也熟讀兵書,年輕時,壹桿亮銀槍在長安頗有名氣,加之他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所以被稱為‘銀槍俏郎君’,傾慕他的美女不計其數。
  後來楊恭仁出任張掖太守,政績卓著,又調入朝任戶部侍郎,楊玄感造反時,楊廣調了四路大軍剿滅楊玄感,第壹路宇文述,第二路屈突通,第三路來護兒,第四路便是楊恭仁,他帶兵有方。
  從前他在隋軍攻伐吐谷渾時也是勝多敗少,被譽為儒將,在大隋極為有名。
  楊恭仁見張亮對自己恭敬有加,不由捋須壹笑,“不浪費時間了,我們進長安吧!”
  ……
  武德殿禦書房內,李淵陰沈著臉,壹言不發地聽著封德彜的稟報,他只關心兩件事情,壹是隋使到來的目的是什麽,這是國事。
  但另壹方面,他又想知道楊恭仁對楊師道的態度,這卻是壹種難以言述的心思。
  盡管李淵和楊恭仁從前的私交極好,可以說無話不談,但那是同為大臣,雙方地位平等時的交往,而現在角色變了,李淵變成了君主,心態自然也發生了變化。
  他也照顧過去的交情,重用楊恭仁,甚至任命他為禮部尚書,但另壹方面李淵對楊恭仁也有壹絲顧忌,始終不肯讓他入相,而且李淵明知楊恭仁帶兵有方,文武全才,卻堅決不肯給他帶兵。
  說到底,就是因為楊恭仁之弟楊師道在隋朝為相國,而且還有壹個妹妹是楊元慶側妃,想到這兩個人,李淵心中就仿佛被刺了壹下。
  表面上李淵是很寬容,他也盡量表現出了他的帝王心胸,似乎很寬容大量。
  但實際上,李淵卻是壹個眼睛裏揉不得半點砂子之人,心胸極為狹窄,總會在不經意之時,流露出他內心陰暗的壹面,比如這次,他讓楊恭仁卻接待楊師道。
  “他們是什麽表現?”李淵冷冷淡淡問道。
  “陛下,可以用‘微妙’二字來形容他們今天的見面。”
  封德彜恭敬敬敬地站在禦案前,他極善於揣摩李淵的心思,他最擅長之事,便是揣摩帝王之心。
  以前是討好楊廣,現在則是討好李淵,因此他來唐朝的時間並不長,便成了李淵的心腹,李淵對他的信任,甚至超過了裴寂。
  封德彜又是壹個不折不扣的兩面派,壹方面他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因此暗中了投降楊元慶,在壹些關鍵事情上他會幫助隋朝。
  而另壹方面,他又要表現出對唐朝的忠心,所以他對楊元慶也不肯盡心,在兩邊左右搖擺,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封德彜很清楚李淵對楊恭仁的猜忌,他投李淵所好,按照李淵的想法去描述楊氏兄弟見面的情形。
  “陛下,看得出他們兩人見面時很激動,但雙方又似乎顧及什麽,所以表現得很平淡,不過從壹些細節上臣就看出來,他們肯定會私下見面。”
  “什麽細節?”
  李淵坐直了身子,目光緊緊註視著封德彜,“快說!是什麽細節?”
  封德彜想了想道:“應該是在進城門時,他們在前面,臣在後面,只聽楊師道在問,長安有多少災民?這時候他們正好出了城門洞,他們在明處,臣在暗處,臣清清楚楚看見楊恭仁向楊師道使了壹個眼色,楊師道便不再問了。”
  李淵重重哼了壹聲,眼中露出壹絲兇光,咬牙切齒道:“他若膽敢背叛朕,就休怪朕……”
  但這種無意中流露出的兇態在壹瞬間便消失了,李淵也不願意被封德彜看到他陰暗的壹面,他的神情立刻變得平淡,又問:“這次楊師道出使是為了什麽事?”
  “臣問他了,聽他的意思,好像是特地來解釋發行銀錢壹事。”
  封德彜話音剛落,壹名宦官在門口稟報:“啟稟陛下,楊尚書求見!”
  李淵也很急著想知道楊師道出使的目的,楊恭仁便來了,也是來得正好,便隨即吩咐道:“宣他覲見!”
  “聖上有旨,宣禮部楊尚書覲見!”
  ……
  “聖上有旨,宣禮部楊尚書覲見!”
  宣召壹聲聲傳下去了,這時,封德彜連忙小聲道:“臣在這裏不妥,先回避吧!”
  李淵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封德彜施壹禮,連忙匆匆退下去了,片刻,楊恭仁快步走進禦書房,躬身施壹禮,“臣楊恭仁參見殿下!”
  “楊愛卿辛苦了。”
  李淵笑瞇瞇道:“兄弟見面,應該很高興吧!”
  “回稟陛下,臣和兄弟有兩年未見了,確實很高興,感謝陛下對臣的信任。”
  “呵呵!這是人之常情嘛!楊愛卿盡管去和兄弟敘手足之情,只要別誤了國事,朕不會把這點小事放在心上。”
  “多謝陛下!”
  既然李淵提到了國事,楊恭仁便取出了楊元慶的親筆信,雙手呈給李淵,“這是隋朝楚王給陛下的親筆信,師道帶來,讓臣轉給陛下!”
  李淵聽說是楊元慶的親筆信,立刻接過,匆匆取出信紙展開,果然是楊元慶的筆跡。
  信中用詞和語調都很客氣,表示隋發行銀錢也只是少量,而且承諾卻不讓銀錢流入唐朝境內,不會給唐朝造成損失。
  李淵眉頭壹皺,楊元慶怎麽知道唐朝很在意銀錢之事,是誰把消息泄露出去了?他眼皮微微壹擡,目光銳利地看了壹眼楊恭仁。
  隨即他又不露聲色把信交給了楊恭仁,笑道:“原來是為銀錢之事,隋朝有點小題大作了,這樣吧!這件事朕就交給妳和太子,把這封信交給太子,妳們自己商量壹下,該如何應對。”
  “臣遵旨!”
  楊恭仁接過信,又躬身道:“啟稟陛下,臣想設家宴招待師道,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李淵寬容地笑了起來,笑得就像壹個寬厚的長者,“朕不是說過了嗎?妳和兄弟見面,這是人倫常情,手足之誼,朕怎麽會不同意?妳盡管去和兄弟敘舊,朕不會放在心上。”
  “謝陛下寬容,臣告辭!”
  “去吧!先做好國事。”
  楊恭仁施壹禮退下去了,他剛退出禦書房,李淵臉色立刻大變,眼中兇光迸射。
  “立刻宣秦王來見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