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逆(長安之上)

迪巴拉爵士

歷史軍事

元州地處大唐西南。西南多山,在大唐人的口中,這裏便是窮山惡水。若非這裏與南周國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六十七章 是譏誚

討逆(長安之上) by 迪巴拉爵士

2023-9-4 22:27

  那壹年,陳蕓兒嫁給了太子李洵。
  李洵英氣勃勃,對她也還算是體貼,陳蕓兒覺著自己算是找到了良人。
  剛開始的東宮生活很是順遂,陳蕓兒甚至憧憬著多年後的後宮生活。
  對於這個時候的女人們來說,嫁人便是第二次投胎。
  彼時的陳蕓兒覺著自己第壹胎和第二胎都投到了好地方,定然是上天的眷顧。
  帝後對她也不錯,這樣的日子過的很是愜意。但好景不長,當太子開始涉足朝政後,和帝後之間矛盾漸漸增多……
  “帝後覺著要徐徐圖之,先擱置。可太子說此等事須得壹鼓作氣,壹旦畏難擱置,再無動手的勇氣。就這樣,他在前朝……對了,彼時朝野都有壹幫人在支持太子!”
  “有人想沈淪,必然就有人想奮起。”皇帝說道。
  “他去清理軍中弊端,得罪了壹批將領。可最後……帝後卻壓下了此事,從此,軍中不少人便成了他的對手。”
  “他去整頓吏治,出了幾個主意,當時看是清查貪腐,可後來我才想明白,他是想通過清查貪腐來清理那些大族豪強在官場上的勢力。”
  “迂回嗎?倒也不錯。”皇帝點頭。
  陳蕓兒搖搖頭,“接著,彈劾他的人就多了。可他依舊不肯罷休,徑直對上了世家大族,建言抑制土地兼並,抑制良民為奴……”
  都是治國良策啊!可先帝沒做成,陛下卻做成了……皇帝身後的韓石頭感慨萬千。
  “那壹次,太子和帝後之間爆發了壹次激烈的爭執。我聽聞的不多,只知曉他說此刻不出手,大唐再無崛起的機會。隨後,他就被禁足了。”
  禁足是個信號,能讓外界知曉帝後對太子不滿意。
  “這是給那些世家大族看的。”韓石頭解釋道。
  “妳是……”陳蕓兒看著韓石頭。
  韓石頭行禮,“奴婢韓石頭,見過娘娘。”
  “韓石頭……”
  “奴婢當年在東宮只是個打雜的。”
  “難怪。”陳蕓兒頷首,“太子被禁足後,外界彈劾他的人越發多了。他被禁足,我卻能自由行走,於是便去帝後那裏求情。當時……”
  陳蕓兒想了想,“是武後見的我,她冷著臉說太子跋扈。我壹聽就驚了。若是對政事見解有沖突還好說,可跋扈,這個兆頭可不好。我解釋了壹番,可武後只是冷著臉讓我回去勸勸太子……”
  “勸他什麽?”皇帝問道。
  “勸他好生讀書。”
  “這是說他無知!”皇帝閉上眼。
  “是。我回去轉告,太子只是平靜的聽著,壹言不發。他若是反駁還好,這般不說話,卻有些嚇人。”
  “男人遇到了麻煩,壹般會瞞著自己親近的人,想壹個人去承受。”皇帝從自己的角度解析了彼時孝敬皇帝的心態。
  “日子就這麽過著,他被解除了禁足,和帝後之間的關系卻有些疏離了。偶爾,我會聽到他說些什麽……戶部的開支越發多了,可收到的賦稅卻越發少了。是人都知曉這不對,可朝中君臣卻視而不見。”
  “肉食者避稅,納稅的人口和田地被他們兼並。而官吏人數和每年的封賞卻與日俱增。支出增加,而收入減少,這樣的日子……”
  皇帝在北疆時就知曉戶部的艱難,楊松成執掌戶部,采取的法子是增加賦稅,這反過來壓榨了百姓。百姓窮困,壹旦遇到天災人禍便會淪為流民。而肉食者們順勢兼並他們的田地,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奴隸……
  壹個完美的閉環出現了。
  “就這麽過了半年不到,那壹日,太子在朝中建言廢除人頭稅,按照田畝征收賦稅……”
  把賦稅歸於土地,誰擁有的土地多,誰就得繳納更多的賦稅。
  此舉壹旦成功,不但解決了財政收支的難題,而且也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堪稱是壹舉兩得。
  “當日,此事被帝後聯手壓下,我也是在他被幽禁後,從他的口中得知了此事。”
  皇帝眸子壹縮……這不就是攤丁入畝嗎?
  把人頭稅並入土地中,這是壹次精彩的亮相。
  也是壹次精心準備的伏擊。
  征收人頭稅的歷史太久遠了,令百姓苦不堪言。在戰亂時期,或是王朝末年,百姓為了逃避人頭稅,甚至會把剛出生的男嬰溺死。
  這是穩固大唐國祚,但卻會動搖肉食者們根基的壹次漂亮反擊。
  妳只管去兼並田地,朕照著田地收稅就是。百姓沒了人頭稅,就算是徹底自由了。
  “只向有產者征稅!”
  皇帝握緊雙拳。
  但這樣會帶來壹個問題:有產者不會心甘情願的繳稅。特別是那些肉食者,他們會咆哮,會各種威脅,甚至會為了這事兒顛覆大唐。
  無盡的歷史長河中,許多事兒看似偶然,其實也有必然的壹面。
  影響壹個王朝最大的因素就兩個:錢和糧。
  前者是購買力的保證,後者是王朝的生命線。
  錢可以從商人手中征收,但糧食卻必須向土地索要。
  隨著王朝的延續,越來越多的土地被肉食者們掌控,作為神靈的特權,他們自然是不需要繳稅的。
  可王朝到了此時的支出卻越來越多,此刻帝王面臨兩個抉擇:要麽向肉食者們下手,要麽向早已不堪重負的百姓們下手。
  無論是從本能還是從情理的角度出發,帝王都覺得自己該向肉食者們下手。
  可每當他們沖著肉食者喊話時,那邊就會沖著他齜牙,問:
  江山和賦稅只能要壹樣!
  妳選哪壹樣?
  幾乎所有的帝王面對這個局面都縮卵了。
  帝王們只能把目光投向在困苦中煎熬的百姓,也就是他們最堅定的支持者。
  帝王們知曉百姓無法長期承受這種壓榨,但他們別無選擇。
  不壓榨,馬上亡國。
  壓榨,還能茍活壹陣子。
  幾乎所有的帝王都選擇了茍活。
  偶有幾位‘膽大的奇葩’,很快就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緣故駕崩了。
  “那時候的局面,花團錦簇,可暗流湧動,百姓的日子正在漸漸艱難。若是那時革新賦稅,大唐至少還能再延續三百年。先帝目光如炬,高瞻遠矚……這是最好的選擇,但唯壹的問題是,他需要面對那些貪婪的饕餮。”
  皇帝搖搖頭。
  理想主義者的父親啊!
  “要想達成此事,他必須手握大軍!”
  陳蕓兒點頭,“陛下所言甚是。可當初他便是赤手空拳,在壹幫人的吶喊聲中沖了上去。結果……”
  “頭破血流!”皇帝笑了,有些譏諷的味道,“所有人都知曉他面對的是什麽,那是壹堵墻,壹堵數千年來不可撼動的高墻。”
  沒有帝王的支持……在那個局面下,宣德帝顯然是選擇了縮卵。然後,他看著自己的愛子壹頭撞到了那堵墻。
  慘烈吧!
  “隨後,就發生了德妃之事。”陳蕓兒平靜的道:“我了解他,那是個驕傲的人,且和宣德帝相比,在女色上他幾乎是白璧無瑕。”
  宣德帝的好色令史家都沒法下筆,想照實寫吧!會影響宣德帝的形象。不照實寫吧!自己良心過不去。
  “德妃之事後,彈劾的奏疏幾乎堆滿了宣德帝那張寬大的案幾。三日後,帝後召見了太子,壹番叱責……”
  “他辯駁了嗎?”皇帝問道。
  “那壹日我也在,和他並肩跪在帝後前方。”陳蕓兒伸手攏攏好像不該出現在這裏的長發,說道:
  “他就這麽平靜的看著帝後,壹言不發。”
  那個驕傲的父親啊!
  皇帝瞇著眼,想象著當時那個局面。
  “帝後也很平靜的宣布……廢太子!”
  陳蕓兒說完,問道:“後續的陛下還想知曉嗎?”
  “當然,只是……要不妳坐下說吧。”皇帝指指亭子裏,“畢竟按照輩分來說,妳算是朕的長輩。”
  “我是站慣了。”陳蕓兒說道,她甚至都不需要換壹個站姿,“太子被廢,可帝後卻允許他保留了自己的幕僚和護衛。在幽禁之地,太子每日看書,或是寫些什麽,累了便散散步。”
  “他寫的那些東西呢?”皇帝突然生出了興趣。
  “都燒了。”陳蕓兒說道:“太子之位被廢後三個月,帝後就有些後悔了,常遣人來探視。太子在那個時候和我說,這是催命符。”
  “他知曉有人在背後作祟,帝後若是壹切不動,那麽他還能茍活著。罷了,他那麽驕傲,怎會願意茍活。”
  “是。就在那之後,太子不再寫東西,某壹日他的書房外煙氣沖天,那些人沖進去壹看,他正在裏面燒紙,燒的便是他寫的那些東西。”
  “他的心,大概也就在那個時候被燒死了。”這壹刻,皇帝仿佛變成了孝敬皇帝。
  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堅持付諸東流,而且在可能的將來也看不到半點希望,這對於壹個驕傲的人來說,便是死了。
  “阿耶尋機令人探視,轉告我,太子危險了。”陳蕓兒眸色蒼涼,“那壹夜啊!火光沖天。他就這麽從容坐在那裏,看著妳被怡娘抱走,隨後對我說,今生孤誤了妳。來世記著,莫要嫁給孤!隨後,拿起裝著鴆酒的酒壺,倒了兩杯酒,對黃氏說,來,妳和孤壹起走!”
  “他喝酒的那壹刻,我看到了他在笑。”
  陳蕓兒回憶著。
  “是譏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